媒体报道
NEWS
记者日前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受经济快速增长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电力消费高速增长,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继续缓和。
中电联预测指出,今年四季度电力消费需求将稳中略有回落,新投机组规模将与去年同期相当。而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平衡大格局下,四季度的局部地区还会因来水、电煤等因素出现时段性、局部性的电力结构性短缺。
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
今年前三季度,虽然电力消费快速增长,但是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以及通过更加频繁有效的跨区跨省电能交易,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表现为总体基本平衡,缺电范围明显减少,缺电程度也明显减轻。
据介绍,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表现在发电装机的稳步增长。1~9月,全国电源|稳压器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544.15万千瓦,处于历年同期最高投产水平。其中,水电804.24万千瓦,火电5422.19万千瓦,核电212.00万千瓦,火电新增生产能力占全部新增生产能力的82.86%。
在发电装机稳步增长的同时,小火电关停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9月30日,全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903万千瓦,完成今年关停任务的90%。10月26日,全年全国关停1000万千瓦高耗能、高污染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提前两个月实现。
前三季度,发电量高速增长,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长尤为明显。据了解,1~9月规模以上电厂共完成2370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增速前降后升,共完成330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加12.9个百分点;火电1987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核电受机组检修及田湾核电机组新投(5月和8月各新投一台)影响,从6月起恢复较快,增长452.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比上半年提高8.7个百分点。
随着入汛后来水渐丰而水电增加,1~9月火电生产比上半年降低1.6个百分点。8月1日,全国日发电量102.76亿千瓦时,全国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创我国电力工业历年最高纪录。
中电联指出,今年初以来的电力需求旺盛是导致发电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1~9月新增生产能力高于去年同期,而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累计下降幅度却小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777小时,比去年同期下降35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984小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4小时,下降幅度同比多了4小时;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759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68小时。
目前,电煤供应基本正常,但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前三季度,全国发电耗用原煤83354.51万吨,同比增长14.58%,供热耗用原煤9376.60万吨,同比增长18.96%。发电和供热生产共耗用原煤占原煤产量的58.25%,比上半年下降了2.75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直供电网库存3073万吨,可用天数为19天,与上半年比较增加了两天。
前三季度,电煤合同价格大幅度上涨,给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压力。根据国家煤炭安全监督总局的统计,全国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33.57元/吨,同比增加18.17元/吨,增长8.4%。
用电结构重型化十分明显
前三季度,全社会及分产业用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8、9月份出现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95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了0.44个百分点。
尽管用电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结构重型化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8012.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了0.42个百分点;轻工业、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04%和18.42%,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01和3.55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比,轻工业、重工业用电分别降低了0.35和0.42个百分点,但是用电结构重型化特征依然十分明显。6月以来,各月工业用电累计增长分别为17.20%、17.14%、16.72%和16.78%,其中重工业用电同比累计增长分别为18.84%、18.58%、18.23%和18.42%。
据统计,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结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2006年的74.89%,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到75.12%、76.05%,进入三季度回落到75.20%。
中电联分析指出,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今年上半年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他们的产品产量、价格、出口和利润增长都比较高,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产业、土地、环保、价格等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大检查。从运行情况看,这些政策措施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三季度,四大重点行业过快发展的势头有所缓和,全国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增幅较大的情况在三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用电量增速也随之有所放缓。但是在9月份,部分耗能产品的产量又略有反弹。
据分析,今年一季度是各主要耗能行业用电增长波动比较大的时期,4月份以后这些行业用电增长率逐步趋于平稳,6月份以后又有所下降。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增长比去年有一定的提高,基本稳定在30%左右的水平;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率持续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增长率水平;化工行业用电量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2~3个百分点的提高;建材行业已基本恢复到去年的增长水平上,而建筑业用电增速回落到16%左右。
中电联同时指出,当前重点行业用电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所缓和,但各地区用电增长的结构差别较大,用电增速较快的中西部也开始回落。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12%)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或华东等经济活跃地区。但是从6月份开始,西南、西北地区部分省区用电增速有一定回落。
今冬尖峰电力缺口在300万千瓦左右
中电联分析预测指出,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电力短缺局面仍然难以完全避免。据估计,今年冬天全国尖峰负荷电力缺口在300万千瓦左右,电力相对紧张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浙江、西藏等局部省区。由于缺煤少油短气、电网“卡脖子”、水火装机结构不合理、电源临时停机等因素,导致缺电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据预测,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在15%左右,全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1.31,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持续下降到5000小时左右。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在13%左右,全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在1.25,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在5000小时的水平上略有下降。
此外,考虑全年关停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年底前全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将突破7亿千瓦,而全国电网投资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2008年,全国电源投产规模将在今年的水平上回落到8500万千瓦以上,电网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3000亿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直供电厂煤炭库存总体充足,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总量上基本可以满足迎峰度冬的电煤需求,但部分地区电煤还很不平衡。如京津唐电网的电煤供应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电煤库存较去年水平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且部分电厂一度告急。华中地区由于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来水比较好,电煤压力较小,但是进入四季度枯水期,火力发电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电煤供需矛盾可能突显出来。同时,电煤价格受政策影响越来越大,山西开征可持续发展基金、贵州放开煤炭市场,以及其他一些省区出台的关于电煤的政策、整顿煤矿安全生产致使煤炭产量大幅减少等因素,都对电煤价格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电煤的稳定供应影响加大。
另据预测,2008年,煤炭行业产能进一步释放,煤炭供需矛盾更加缓和,但是煤炭价格面临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另外,运力和地区性电煤短缺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供应。
为此,中电联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根据电煤价格测算汇总结果,在适当时机考虑对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地区、省份实施煤电疏导。同时,在电价疏导过程中能够反映资源收费、脱硫、空冷等因素,做到价格补偿逐步到位,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电价形成机制。
Sales Service Line:
+86-0755-82127888
Technical Support line:
+86-0755-82127938
Complaint line:
+86-0755-8212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