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NEWS

Your location :   Home  >  行业洞察  >  媒体报道
甲骨文欲收购芯片公司 挑动红蓝战争
日期:2010-10-11 来源:

  惠普与甲骨文的和解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战争即将打响。特别是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最近又放言欲收购芯片公司,这列红色战车开始急速狂飙。

  惠普的前任 CEO马克·赫德被任命为甲骨文的CEO,因为竞争关系的存在,不到24小时后,惠普提起诉讼,以期阻止任命。9月21日,惠普撤回诉状,双方达成和解。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称:“甲骨文和惠普将继续建设和拓展已经维持了25年以上的合作关系。”但显然,无论是从埃里森的性格来看,还是他停不下来的收购战车来看,甲骨文与惠普不会再有曾经的亲密无间的合作,双方的竞争面越来越大。当然,甲骨文的竞争不只是冲着惠普,更有IBM、英特尔、戴尔。

  IBM、惠普、英特尔、戴尔等以硬件起家的企业以及微软,品牌都以蓝色为主基调,而从软件业务起家的甲骨文则惯用鲜明的红色。从收购SUN开始,甲骨文从高端服务器进入了硬件领域,以甲骨文鲜明的红色标识为代表开始与惠普、IBM的蓝色阵营产生正面冲突。

  叫嚣收购微芯片公司

  甲骨文的年会(Oracle OpenWorld)9月20日在旧金山举行,而甲骨文招摇地用红色来点缀这座城市,红色仿佛让这个城市都变得热烈起来。埃里森是个话不惊人死不休的角色,每次的年会上总会放出“卫星”,可能是对业界的抨击,可能是对竞争对手的贬低,也可能是对甲骨文自己的吹虚,总是表现得与业界整体风格不太协调。

  今年的年会上,埃里森又显示了其惯于逆向思维的特点,在IBM、惠普、戴尔都在加紧收购服务类型的公司之际,埃里森表示不会效仿这一科技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趋势,并宣称“将收购一些芯片公司,主要是希望拥有更多的半导体知识产权,向苹果模式靠拢。微芯片公司非常适合甲骨文收购”。

  有分析师表示,甲骨文此次瞄准的是AMD或是英伟达。

  AMD与英特尔抗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在消费市场获得了用户和业界的认可,但不可回避的是,它与英特尔的差距依旧很大。特别是最近英特尔在进行一系列的大规则收购,可以看出其清晰的转型路线和对于未来战略的布局,但AMD方面看不出有任何更有远见的、适合于产业融合时代的布局。而且,以甲骨文一惯的“喜欢吃大”的胃口来讲,收购英特尔无望,AMD当然是最佳选择。

  另一家被业界认为可能是被收购对象的企业是英伟达(Nvidia)。英伟达近几年来在GPU市场也算是有所作为,在高性能计算上面推出的应用颇多。英伟达虽然现在无法与英特尔或AMD全面抗衡,但其多年在芯片技术方面的积累,或许是甲骨文所看重的,因为甲骨文未来希望更多的投资于知识产权方面。

  在收购SUN之后,甲骨文已经停不下在硬件收购方面的脚步,软件、硬件打包销售将会是甲骨文追求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甲骨文就必须将蓝色巨人IBM、惠普作为最重要的敌人,以前与微软和SAP死磕的时代也许将被翻过。

  红与蓝的冲撞

  IBM CEO彭明盛近日表示,自己最担心的竞争对手是软件巨头甲骨文,他认为长远来看甲骨文将成为IBM最大的威胁。

  甲骨文与惠普原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但自从甲骨文收购SUN之后,双方由于在服务器领域的直接竞争,合伙关系出现裂痕。这一次,随着马克·赫德带着“惠普的商业机密”加盟甲骨文,双方的亲密关系已荡然无存。“在我们看来,甲骨文正沿着惠普的足迹走下去,最终将向IBM规划的蓝图一样,成为提供集成服务、软件、硬件的一体化供应商。”英国的一位分析师准确地描述了甲骨文的路径,也揭示了红与蓝的冲撞。

  甲骨文去年营收268亿美元,在收购SUN之后,甲骨文将年营收目标锁定为1000亿美元,要知道,这是双寡头——惠普与IBM的量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靠软件业务或是硬件业务都不可能,只有像惠普、IBM一样,能够提供软件、硬件、服务的全面IT供应商才有可能实现。

  IBM、惠普跨入1000亿美元的量级,很大成度也是依赖收购完成的。当前的IT界,技术已进入融合期,企业也进入一个空前的合并时代,惠普、IBM、思科、微软、英特尔都是通过这种收购保持着业界巨头的地位,在某一特定领域领先的企业,都已成为这些巨头的猎物。通过这样疯狂的并购与掠夺,几个巨头已建立了全面的产品线,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更高的价值,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错综复杂。甲骨文正在成为一个身披红色战袍的勇士,虽然与惠普、IBM还相差甚远,但利剑却直指那些蓝色巨人。

  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似乎比惠普、IBM更为极端,他的目标是相对绑定企业客户,提供无所不能的IT应用。埃里森并不忌讳这是在向苹果的模式学习。埃里森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有着相似之处,目标清晰,执着前行,不在乎别人的指责,甚至不太顾及业界的趋势与潮流,仿佛只有他们自己才是潮流。

  记者观察

  另一个偏执的苹果

  一个口若悬河,一个埋头苦干。埃里森聘请马克·赫德,让甲骨文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福布斯》全美400富豪排行榜中,埃里森排行第三,仅次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而埃里森并没有放缓脚步的迹象,马克·赫德将会是他财富积累的好帮手。

  若干年前,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这样描述IT业的竞争状况:“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埃里森就是这样从偏执到成功的。

  埃里森在32岁以前还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之后又换了十几家公司。1977年,他抓住了一个机会。IBM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关于数据库关系理论的论文,IBM只把其停留在学术层面,而埃里森则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研究的商用价值。他个人投资1200美元、占股60%,开始了甲骨文的创业。IBM的失误促成了甲骨文的野蛮生长,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番。到1985年IBM发布关系数据库软件(DB2)的时候,埃里森早已经是千万富翁,并且牢牢地树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

  埃里森曾说过,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是他的一大目标。在霸居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多年之后,甲骨文又开始疯狂的收购,5年花了500亿美元,收购了60余家软件公司,从数据库软件向所有企业级应用软件延伸,虽然销售业绩未能超越微软成为软件业的第一,但毫无疑问甲骨文在提供企业级软件方面的能力已经是最强大的,因为它收购的公司中包括中间件、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是各细分领域的第一,随着这些收购,甲骨文也获得了全球最优质的客户。

  “我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败了,那时我才是真正的成功。”这句话正是偏执、狂妄的埃里森的“名言”。为达目标,口无遮拦,亦真亦假,说一套做一套。

  赫德的加盟,显然又助长了埃里森的野心,此时他的目标敌人已经从微软转向IBM、惠普这两个蓝色巨人。

  惠普与甲骨文虽然就赫德事件达到和解,赫德也表示“将坚持履行其保护惠普机密信息的义务,同时也将履行其在甲骨文应负的职责”,但谁都知道,这些机密无法保存,因为这些都是赫德策划并执行的,也是赫德的智慧结晶。

  马克·赫德在担任惠普CEO期间,对IT大型收购以及整合有着非常独到的认识,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这些整合,将惠普带出经济危机,并带领惠普完成了超越IBM的过程。惠普的股价自赫德辞职以来一直猛跌不止,已经从赫德辞职之前的46.3美元跌至如今的39.39美元。如果将下跌幅度6.91美元乘以惠普已发行的22.7亿股,惠普市值因赫德辞职事件至今缩水将高达156.8亿美元。

  赫德在硅谷口碑颇佳,为人严谨认真、细致周全,又与埃里森形成互补。赫德的加盟,或许会加速甲骨文成为又一个偏执的苹果。

 

Consultant related

Sales Service Line:
+86-0755-82127888

Technical Support line:
+86-0755-82127938

Complaint line:
+86-0755-82127989

Copyright © 2005-2025 HUAZHOU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huazhouzcn.com  粤ICP备12085565号-1   
Sales Service Line:+86-0755-82127888    Technical Support line:+86-0755-82127938   Complaint line:+86-0755-82127989

Customer Service

Hotline

+86-0755-82127888

Times

9:00AM~18:00PM(UTC+8)

Online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