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NEWS
近日,在网上读到来自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的一篇从融资角度来谈中小企业突破困局的文章,其观点鲜明,分析独到,具有参考价值。
众所周知,融资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资本市场则在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发展困境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拿西方发达国家为例,“美国工业的崛起,一直伴随着现代企业、优秀大学和华尔街的繁荣。经过战后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同时陷入‘经济滞胀’,但随后,美国以资本市场和高科技的有效结合,带动其在80年代走出低谷,实现了又一轮的30年成长。今天,这一结合机制仍在发挥作用。而欧洲经济一直未能走出低增长困境。随着近年来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缺乏市场化的新兴产业发现机制,使得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日渐式微。” 日本则相反,经历战后30年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在1989年遭遇了一场危机,至今20多年未能走出低谷。而在2004年日本财政大臣山本有二访华时说,日本经济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 而在中国,近年来,电子元器件中下游应用企业众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在我国整个电子产业链条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近期的发展情况却令人担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融资难。 作为正在成长中的电子元器件中小型企业,依靠自身积累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外部融资往往成为必由之路。而中小企业高不确定性、轻资产的特点决定其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债券,以及风险投资、私募 怎样建设良好资本市场?解决电子元器件中小型企业一系列融资问题?有关专家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是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研究和探索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扩大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是壮大和发展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完善新股发行机制、再融资制度、退市制度和并购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完善治理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 三是规范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规范性指引,保护投资者权益,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四是加快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加快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展步伐,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债券融资渠道;借鉴私募债券和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国际经验,兴利除弊,研究适用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债券产品。 资本市场的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方方 以上是在宏观方面,从融资的角度对电子行业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困局的简单探讨。但要找到真正的“救赎”之路,电子行业中小企业还需要汇聚各种力量,进行深入的探究。 作为以“共赢、共享”为会议精神,以“突破中小企业发展困局 企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研讨课题的第二届中国电子行业中小企业峰会,在业界的强烈建议和期待下,将与第79届中国电子展同期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届时,郎咸平如何剖析?业界大佬各持什么样的观点?电子行业中小企业会得到哪些个性化建议?敬请期待。
Sales Service Line:
+86-0755-82127888
Technical Support line:
+86-0755-82127938
Complaint line:
+86-0755-82127989